“中西医联合防治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推动计划”在京启动

发布时间:2022-06-01   来源:健康日报    
字号:

5月29日,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共同发起的“健康筋骨,领跑中国”大型公益项目,核心工程“中国中西医联合防治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推动计划”在京启动。

 

 

据介绍,该计划将逐步推动如下工作: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标准研制及中西融合学术组织构建;产-学-研-用体系建立;推动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门诊协作组规范化建设;开展学术宣讲与公益教育活动;研究编制《中西医联合防治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临床应用指南》、《中国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运动处方专家共识》、《中西医联合防治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百问百答》等。

 

会上专家们对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领域面临的四个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即 “一高三低”: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缓解率问题;“中西结合、筋骨同治、标准统一、学科融通、协同诊治”的机制缺失问题;医康养各自为政,缺乏“防、治、康、复”四位一体的策略问题;慢性疼痛患者自我评估、合理运动、情绪调节、规范用药等自我管理措施缺失问题。成为疼痛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关注的重点。

推动计划发起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朱立国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坤正教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会长刘延青教授、中国工程院肖伟院士、《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首席专家高学敏教授等专家针这四大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方向:

确定组织融合、标准融合、诊疗融合、研究融合、教育融合、科普融合六个工作目标;明确通过高水平的循证研究和临床实践,融合成为一套“以患者为中心”的、中西医联合的诊疗康复方案;制定我国本土化的、能体现出中医药疗效特点、符合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疾病临床特点的评价体系与专业量表。强化疼痛管理与骨科、风湿、肿瘤、针灸、中医、康复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协同,联合作战,推动规范诊疗、全程管理,提升疼痛诊疗质量。

 

国医大师施杞教授、全国名老中医王和鸣教授高度赞同《中国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运动处方专家共识》的研究编制工作,建议在由邱贵兴院士、康鹏德教授、翁习生教授等专家研究编制《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专家共识》、《老年患者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管理 中国专家共识(2019)》的基础上,针对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的病种,找准中医药治疗的切入点和介入时机,加入中医特色的经典名方、适宜技术和有循证证据的现代创新药物。将中、西医两种理论和诊疗手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最终体现出结合后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

 

《中西医联合防治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临床应用指南》专家组成员陈卫衡教授、康鹏德教授、翁习生教授、章振林教授强调,要形成“宜中则中、宜西则西、宜联合则联合”的临床方案,深化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的中西医协同攻关,将中、西医两种理论和诊疗手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要坚决避免中西两层皮或各自表述、互不相关、结而不合的标准问题。

 

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冷向阳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苏友新教授、“推进计划”百问百答专项工作组组长詹红生教授、周宗科教授等专家认为,要组建一支指导基层医生的专家队伍,开发一套适宜基层医生、听得懂用得上的中西融合培训课程体系。探索省、市、县、乡、村多级联动的培训传播模式,架起各级中西医师沟通交流、业务精进的学术平台。科普是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中西医联合防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计划百问百答工程要从10000名普通的健康民众及患者中筛选100个问题,并形成老百姓看得懂、有益教、较实用的问题解答,通过互联网传播形成百万人次对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专业的了解以及对中西医联合防治最佳方案的认知。

 

据悉,推动计划得到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骨病防治交叉研究与成果转化平台、中国中药协会中西结合药物研究与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房书亭研究员、中国中药协会刘张林书记、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秘书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黄正明院士等出席了会议。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